小美怀孕了,这本是件皆大欢喜的事情。但是不知怎么了,她最近总是情绪低落、沮丧,容易生气,甚至常常因为一点小事而哭泣。担心不已的家人陪着她去做孕期检查,原来,她生病了——是抑郁症。
抑郁症是孕产期常见心理疾病之一,孕产期常见精神心理疾病包括抑郁症、焦虑症、强迫症、创伤后应激障碍、产后精神病等,其中孕产期抑郁发生率可高达16.7%,对母亲和胎儿危害巨大。
孕期情绪异常及患精神心理疾病的
诱发因素
生理学因素
妊娠及产后体内激素水平改变、神经内分泌变化、社会心理适应能力不佳、既往心理疾病史、遗传因素。
社会因素
妊娠期生活应激事件或产后压力性生活事件。
精神心理疾病的危害
孕产妇心理问题不仅会影响其自身健康状况,还会增加产科和新生儿并发症的风险,更会导致孕产妇社交能力下降、家庭矛盾增加、婚姻危机频现、经济负担加重等,严重者还会出现伤婴、杀婴、自伤、自杀等行为。
影响心理健的主要高危因素
生理因素
不孕症病史、不良孕产史、睡眠质量差、严重分娩疼痛、妊娠并发症/合并症、胎婴儿畸形/疾病等情况。
心理社会因素
抑郁/焦虑症病史或其他精神病史以及家族史,儿童被虐待史或缺乏父母照顾史,性格内向自卑、敏感多疑、多思多虑、焦虑冲动、情绪不稳,社会支持系统不良(如缺乏情感或行为上的支持、缺乏同伴或与同伴关系不良),存在家庭暴力、重大压力,经历了负性生活事件(离婚、亲人去世、经济困难、失业等),吸毒和酗酒等。
如何预防不良情绪
备孕期至产后一年内,通过心理健康教育、改善生活方式、加强社会支持、提供心理保健技术等,可帮助孕产妇达到身心最优状态,提高生活质量,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。对于具有心理健康高危因素的孕产妇,应给予必要的心理社会支持和咨询指导,帮助其掌握自我心理保健技能。
出现哪些表现需要警惕
如果孕产妇在连续两周内持续出现以下变化,则可能出现抑郁的负性情绪。
出现心理问题怎么办?
若已出现心理问题,需明确是负性情绪还是精神心理疾病。
负性情绪可以通过以下方法缓解:
良好生活方式
如适量运动、营养均衡、做自己感兴趣或者令人身心愉悦的活动。
减压干预
支持陪伴孕产妇,缓解压力、改善其心理状况。
家庭支持
加强对家人的心理健康教育,提高其支持和陪伴技巧,建立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。
远程干预
通过计算机辅助的认知行为治疗,或者网络、电话等远程心理咨询和心理支持方式帮助孕产妇应对负性情绪。
如果不幸患精神心理疾病,也不必过度担心。“它”虽可怕,但也可治疗,且越早治疗效果越好。
如今,经过医生的积极治疗和家人的陪伴,小美现在病情稳定,不再无故发脾气和哭泣了,笑容也重新回到了她的脸上。
推荐阅读(点击标题):
成都新生堂妇女儿童医院2024年最新数据指标:全年顺产率87.24%,有意愿试产的瘢痕子宫顺产率91.17%,侧切率1.65%,出院母乳喂养率92.22%。
快乐孕育 享受顺产 !
咨询电话:18380414992
找不到对应内容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