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16日,在全国第十五届助产大会的讲台上,成都新生堂创始人吴海宁,一位白发朱颜的老院长,没有堆砌艰涩的学术内容,而是用一颗为母婴事业跳动数十年的热诚之心,带来了一个温暖而有力的专题分享——《遇见温柔分娩》。吴院长在现场向业界发出强有力的声音:让分娩回归自然!

现状之思:当分娩被恐惧与刀光笼罩
吴院长开篇便直面了我们无法回避的现实:居高不下的剖宫产率,以及普遍存在的“妈妈怕痛”的心理。这背后,是一个个在产房里焦虑不安、将分娩视为一场“劫难”的准母亲。

但,分娩就是痛苦的吗?吴院长一针见血地指出 : 冰冷的产床、陌生的医护人员、甚至是被频频提及的“产房暴力”……这些因素就共同编织了一张名为“恐惧”的网,让母亲们感到孤立无援。
在这样的环境下,分娩的温柔底色被剥离,只剩下对疼痛的恐惧和对失控的焦虑。最终,许多母亲和家庭选择了“一剖了之”的捷径。
回归之本:分娩,本是温柔的力量
吴院长话锋一转,将听众带入一个截然不同的图景:分娩,应该是温柔的,并且,它可以是温柔的。
“温柔分娩”并非一个遥不可及的乌托邦理想。它是对生命自然进程的深刻尊重与信任。15年来,新生堂始终践行着”温柔分娩”理念,拥有超高顺产率与优质分娩服务:2024年87.24% 的顺产率、91.17% 的瘢痕子宫顺产率、仅 1.65% 的侧切率以及 92.22% 的出院母乳喂养率。这些数据的背后是一套完善的服务体系支撑。

吴院长现场分享了一段温暖感人的新生堂影片《生命的印章》,真实的分娩故事总是让人动容。顺产的好处远不止于身体恢复快,它是一次母亲与孩子最完美的协作,是孩子经历的第一场爱的教育。孩子在降临人世的第一个瞬间,遇见的是母亲幸福的拥抱,是家人喜悦的泪水,是一个欢迎他的、温柔的世界。这份最初的“遇见”,奠定了生命的底色。
助产之魂:人文关怀,是技术之上的光芒
在一场温柔的分娩中,助产士扮演着无可替代的核心角色。吴院长动情地说:助产中的人文关怀,让分娩更有温度。助产士的双手,托起的不仅是新生儿,更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与未来。

新生堂一直秉承“有时去治愈、常常去帮助、总是去安慰”的价值观。这份关怀,是产房里的最暖阳光,赋予了“温柔分娩”最动人的力量。
吴院长的分享,是一次掷地有声的呼吁,更是一颗投入湖心的石子,其激起的涟漪,触及在场的每一个人。
实地见证:感受“温柔分娩”的实践范本
讲座结束后,专家和同仁们参观了温柔分娩的实践者——成都新生堂妇女儿童医院。这是本次助产大会“从理论照进现实”的关键一环。
在实地参访中,大家走进新生堂大厅、女子会所、产科门诊、孕妇学校及休养区,深度了解新生堂温柔分娩理念及服务模式。

大家纷纷表示,这里不像“医院”,更像一个温暖的“家”。来自华西附二院的助产老师说:“新生堂有着淡淡的自然香氛,光线柔和,绿植环绕,给人感觉心旷神怡;休养区的房间很温馨,很舒适,在这里生孩子好幸福。”

在新生堂大厅,大家在一幅图前停留许久。这是新生堂的《送子图》,画作由川大艺术学院院长和新生堂联合设计,著作权属新生堂所有,寓意美好深远。孕妈妈都愿意来打卡祈盼得子得福、好孕顺产。

画面中一位裙带飘飘的年轻母亲,项背中背负着宛如发髻的小天使,斗转星移,十月怀胎,父母爱的结晶由最初“桑葚”果般大小经过十个月的孕育慢慢长大而呱呱坠地,莲花托起的贵子犹如日月见证着父母之爱。而母爱的光辉如同日月同辉,福光普照。
新生堂致力“温柔分娩”的践行和推广,就是为了让每一位母亲的分娩故事,都能成为一幅充满人文关怀、现实版的《送子图》。
推荐阅读(点击标题):
快乐孕育,享受顺产,温柔分娩新生堂!

找不到对应内容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