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爱的准妈妈和新手妈妈们,恭喜你们迎来了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刻!
产后恢复不仅是身体的修复,更是一场关于爱与营养的温柔呵护。“坐月子”不仅是传统,更是一门科学。
今天我们为大家带来一份“暖心、实用、易执行”的月子饮食指南,助你吃得对、恢复快、奶水足、心情好!
一、产后头几天:清单开胃,易消化是关键
刚生完宝宝,身体还处于疲惫状态,肠胃功能较弱。建议:
第一餐:进食适量、易消化的半流质食物,如小米粥、烂面条、馄饨;
第二餐起: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,但仍以软烂、清淡、易消化为主;
剖宫产妈妈:术后先流食,避开牛奶、豆浆等胀气食物,排气后再恢复正常饮食 。
二、食物多样不过量,营养均衡才是王道
传统月子餐常只吃鸡蛋、鸡肉、红糖,容易导致营养不均衡!科学坐月子建议:
每天吃齐五类食物:谷薯类、鱼禽肉蛋、蔬菜水果、奶类豆类、坚果油脂。
控制总热量,避免产后体重滞留,远离肥胖和代谢问题。
(图片由新生堂月子中心提供)
三、优质蛋白要充足,恢复快、奶水好
蛋白质是修复身体和分泌乳汁的重要原料:
每天吃够200~250g鱼禽肉蛋;
每周1~2次动物肝脏(如猪肝85g或鸡肝40g),补铁防贫血;
每周1~2次海产品(如三文鱼、虾、紫菜),补充DHA和碘,宝宝更聪明。
四、主食要粗细搭配,蔬菜水果不能少
传统禁忌“不吃生冷”导致很多妈妈不吃蔬果,易便秘、缺维生素!
主食中加入杂粮 :小米、燕麦、红豆、绿豆;
(图片由新生堂月子中心提供)
每天吃500g以上蔬菜水果,绿叶菜占2/3;
便秘妈妈可多吃芹菜、西兰花、苹果、火龙果;
五、喝汤≠补营养,关键在“喝对”
汤水有助于补水和促进泌乳,但汤里的营养有限:
多喝清淡汤品:鸡汤、鱼汤、豆腐汤、排骨汤(去浮油);
喝汤也要吃肉,蛋白质主要在肉里;
每天饮水2000ml以上,包括汤、牛奶、温水。
六、补钙很重要,奶制品是最好的来源
哺乳期每天需1000mg钙,否则容易骨质疏松:
每天喝500ml牛奶或等量酸奶、奶酪;
搭配豆制品、深绿色蔬菜(如菠菜、西兰花);
若奶量不够,可补充钙片+维生素D(每日400IU)。
七、适当运动,助恢复、防栓塞、好心情
传统“卧床不动”的观念早已过时!长期卧床反而增加血栓风险,不利于恢复。
产褥期适当运动,有利于盆底及腹壁肌肉恢复,也有利于加速血液循环,防止静脉栓塞、子宫后倾、子宫脱垂、便秘等。
顺产妈妈:产后6 —12小时即可下床轻微活动,如慢走、上厕所等。
剖宫产妈妈:术后24小时拔了尿管后,在家属搀扶下尝试下床活动。
推荐运动:产后康复操(如凯格尔运动、腹式呼吸)、室内慢走等等。
注意:避免弯腰提重物、长时间站立下蹲,防止子宫脱垂。
八、心情好,奶水才会好!远离产后抑郁
产后情绪波动非常常见,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!研究表明,快乐的心情能促进泌乳。
识别信号:情绪持续低落、焦虑、易怒、失眠、对事物失去兴趣。
多做这些事:
多沟通:和家人、伴侣说出你的感受和需求。
保证睡眠:宝宝睡,你就试着睡,家务暂时交给家人。
寻求帮助:不要硬扛,让家人分担育儿和家务。
适度放松:听音乐、做简单的冥想、短期出门透气。
家人支持是关键:多倾听、多分担、少指责、多鼓励,良好的家庭氛围有利于产后的恢复和母乳喂养的成功。
九、坚持母乳喂养,母子都受益
母乳是给宝宝最珍贵的礼物,也是妈妈产后恢复的“天然助推器”。
尽早开奶:产后1小时内就让宝宝吮吸,刺激泌乳、促进子宫收缩。
按需哺乳:宝宝饿了就喂,不必严格卡时间。
母乳喂养好处多多:
对宝宝:提供抗体、营养好吸收、促进大脑发育。可降低远期肥胖及 2 型糖尿病的发生的风险,增强母婴之间情感交流,有利于孩子心理及智力发育;
对妈妈:帮助子宫恢复、消耗孕期脂肪、降低乳腺癌风险。
注意卫生:哺乳前后洗手,保持乳头清洁,穿着舒适的哺乳内衣。
十、尊重无害习俗,科学才是核心
“月子文化”是情感的传承,我们可以用科学的方式让它更健康。
可以保留的:注重休息、注意保暖、避免吹冷风、喝滋补汤水。
应该摒弃的:完全不吃蔬菜水果、长期卧床不动、捂得过于严实(易中暑)、不吃盐。
核心原则:只要不违背科学、不损害健康、能让妈妈感到舒适快乐,就是好习俗。
附送:新生堂7日月子餐示例(紫金堂品牌)
【温馨提示】
月子不是“禁闭”,是“修养”。吃得对、动得缓、心情好,才是最好的恢复方式。
【爱心嘱咐】
妈妈们,请记住:
l 最好的月子,是吃好、动好、睡好、心情好。
l 你是宝宝的全部,也只有你先照顾好自己,才能更好地爱宝宝。
l 不必完美、不必焦虑,科学指南是方向,你的感受才是答案。
l 愿每一位妈妈,都能被温柔以待,科学、快乐地度过这段美好的月子时光。
参考文献:
1、中国营养学会 “中国产褥期(月子)妇女膳食”工作组《中国产褥期妇女膳食建议》(2020);
2、2025 NICE指南:孕产妇和儿童营养-妊娠期间的营养和体重管理以及5岁以下儿童营养(NG.247)
声明:本文配图除新生堂月子中心提供的图片外,均由作者设计构思,并采用AI工具辅助生成,版权归作者所有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