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生儿黄疸须重视,莫惊慌
2016-09-20 阅读量:1635

    故事回放:小宝宝在祝福声中降生,小家庭里充满了兴奋和喜悦。可是没过几天,爸爸妈妈突然惊讶地发现,妮妮的皮肤变黄了,眼睛也变黄了。之后,家里所有的人开始不知所措!这到底要怎么办呢,还是听听专家怎么说吧。
    专家说:爸爸妈妈莫惊慌,其实这就是新生儿黄疸,是新生儿的多发病和常见病。这是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产生过多、肝脏功能不成熟、加上肠-肝循环而导致胆红素浓度增高,出现的黄疸,临床上也称为生理性黄疸。但如果是黄疸持续不退而且有加重的迹象,同时宝宝出现精神不好、哭闹增多、体重下降等情况时,便不可再掉以轻心,很可能是病理性黄疸,这样一定要及时就医。下面我就详细给刚刚荣升为父母的家庭分析新生儿黄疸,让大家认清它的真面目。


解析关键词:分类
1,生理性黄疸
    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的一种特殊生理现象,正常新生儿几乎都有。生理性黄疸有一定限度,皮肤不呈橘黄色,而呈浅黄色。眼白微带黄色,口腔黏膜微黄,手心、脚心不黄。一般4—5天黄疸程度达到高峰,约10天内逐渐消失。
2,病理性黄疸
    病理性黄疸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就可以出现,且持续的时间较长,个别患儿还会有反复。病理性黄疸色深呈橙黄色,遍及全身。患儿睡眠、精神不好,有躁动、哭闹不止等。黄疸严重时会出现核黄疸,损伤患儿大脑,父母要引起高度重视。


解析关键词:疾病诊断
1,黄疸出现的时间。
    生理性黄疸:一般在出生后3天左右出现,少数在生后第二天起就看到皮肤轻微发黄,或延迟到生后5天出现。以后逐渐加重,通常于黄疸出现后第2—3天最明显。
    病理性黄疸:黄疸出现早,常在生后24小时内出现。如果一个新生儿生后几小时就出现黄疸,一般最早出现的部位是巩膜和面部,那么提示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。

2,黄疸的程度
    生理性黄疸:主要靠测定血清胆红素来判定。生理性黄疸的最高值,是新生足月儿不应超过12mg/dl早产儿不应超过15mg/dl。黄疸出现的顺序是最先从巩膜、面部、颈部然后蔓延到躯干和四肢。
    病理性黄疸:黄疸进展快,从面部逐渐波及到躯干、四肢,如果发现新生儿手足心均被黄染,多提示其血胆红素值超过12mg/dl
贴心小提示:判断黄疸程度的简单方法
轻度:仅仅是面部黄染;
中度:头、面、躯干、以及四肢近端部皮肤黄染;
重度:四肢和手足心都出现黄染。

3,黄疸消退的时间
    生理性黄疸:新生足月儿一般在生后7—10天黄疸消退,最迟不能超过生后2周,早产儿可延迟至生后3—4周退净。
    病理性黄疸:常超过2周,早产儿超过3周。如果新生儿生后2周仍有黄疸,无论血清胆红素是多少均提示是异常情况,家长最好带其到医院作必要的检查,以便找出引起黄疸的原因。

4,其它细节
    生理性黄疸:新生儿除黄疸外,其它各方面都表现正常,如吃奶、睡眠、哭声、大小便、体温等。
    病理性黄疸:新生儿精神状态明显不是特别好,有时候还出现了双眼往一个方向凝视/惊叫或者抽搐。


解析关键词:治疗措施
    生理性黄疸:在黄疸期间多喂新生儿温开水或葡萄糖水利尿,不需特殊治疗。
    病理性黄疸:目前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多数是采用照光治疗。通过照光,能让体内的胆红素转换成其他物质,使得体内不断堆积的胆红素找到另一个出口,黄疸的症状就能改善。
    但是照光后仍无法改善的宝宝,必须以药物或换血来治疗。如果黄疸是由于胆道闭锁所形成的,就需要用手术治疗了。


特别提醒:
1,新生儿黄疸过重当心胆红素脑病,一定要及早到医院治疗。
2,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应重在预防,如孕期防止弓形体、风疹病毒的感染,尤其是在孕早期防止病毒感染,加强营养、锻炼,纠正贫血。出生后防止败血症的发生。加强喂养,促进胎粪排出等。


记得赞一下哦 亲^_^ 1


相关推荐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