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5月8日是第31个“世界地贫日”,今年的主题是“关注地贫,筛诊治并重”,旨在倡导科学防控地中海贫血,引导新婚和准备怀孕夫妇注重地贫筛查、产前诊断和遗传咨询,促进地贫患者早诊早治和规范健康管理。
为提升育龄夫妻对地中海贫血的认知程度,加强地贫防控知识普及,5月6日,新生堂精心组织开展了主题为“关注地贫,守护母婴健康”的宣讲活动。
活动当日,40组准父母前来聆听讲座。新生堂医务科李主任详细介绍了地中海贫血的定义、发病机制以及在我国的发病现状。通过直观的数据和真实的案例,让大家深刻认识到地贫对个人、家庭和社会造成的严重影响。随后,她重点讲解了地贫的预防措施,强调了婚前检查、孕前筛查以及产前诊断在降低地贫患儿出生率方面的关键作用。针对准父母关心的地贫筛查方法和流程,李主任也进行了细致的讲解。
此次“关注地贫,守护母婴健康”宣讲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。现场准父母对地中海贫血有了更全面、更深入的了解,也增强了主动预防地贫的意识。
地中海贫血科普知识
什么是地中海贫血?
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,又称海洋性贫血、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,因最早发现于地中海沿岸国家而得名。
地中海贫血是一组遗传性溶血性贫血,是由于珠蛋白基因(地贫基因)的缺陷使血红蛋白中的一种或几种珠蛋白肽链合成减少或不能合成,导致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改变,继而引发慢性溶血和贫血。
地中海贫血与一般贫血有什么区别?
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者血红蛋白含量减少。一般轻微贫血不会对人体造成影响,但严重贫血会使人体组织得不到足够的氧供而致病。最常见的贫血是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。
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人体内没有足够的铁元素,可能是从食物中摄取不足,也可能因失血导致铁丢失过多,使用铁剂或常吃含铁量较高的食物可以纠正此类贫血。
目前地贫尚无药物和成熟的基因治疗方法。地贫基因携带者无需特殊治疗,中重型地贫患者需要定期输血和排铁治疗维持生命。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可能治愈重型β地贫的方法。
什么是地贫基因携带者?
地中海贫血都只通过遗传的方式传播,它不会从患儿直接传播给正常孩子。这一疾病是通过携带有地中海贫血致病基因的父母传给后代。所谓“携带者”是指个体体细胞里有一个正常基因和一个地中海贫血基因,绝大多数携带者可以过完全正常、健康的生活。
地贫症状有哪些?
静止型或轻型地贫:没有明显症状或症状轻微,不影响日常生活与工作,但可能会将异常基因遗传给下一代。
中间型地贫:临床表现差异很大,会有不同程度的贫血、疲乏无力、肝脾肿大以及出现轻度黄疸,重者需要定期输血和排铁治疗。
重型地贫:重型α地贫胎儿多在孕晚期出现水肿综合征,可能胎死宫内或出生后死亡,甚至危及孕妇生命。重型β地贫患者出生时一般没有临床症状,通常在出生3至6个月后开始出现逐渐加重的贫血,伴有面色苍白、肝脾肿大、黄痕、发育不良等。
如何预防和及早发现治疗地贫?
地贫预防采取三级预防策略。一级预防是通过婚前孕前优生检查,及早发现夫妇双方地贫基因携带状况,针对性制订孕育计划,预防地贫的发生;二级预防是实施产前诊断和遗传咨询,明确胎儿地贫基因类型,避免重型地贫儿出生;三级预防是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,促进确诊地贫患儿早诊早治。
推荐阅读(点击标题):
成都新生堂妇女儿童医院2024年最新数据指标:全年顺产率87.24%,有意愿试产的瘢痕子宫顺产率91.17%,侧切率1.65%,出院母乳喂养率92.22%。
快乐孕育 享受顺产 !
咨询电话:18380414992
发表评论